上海市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义务教育比较研究试题
广东省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义务教育比较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9340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我国,“义务教育”概念的正式使用始于清政府颁布的
A.《奏定学堂章程》 B.《京师大学堂章程》
C.《钦定学堂章程》 D.《简易识字学塾章程》
2.首次提出了“强迫教育”概念的古希腊学者是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 D.阿基米德
3.义务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A.无偿性 B.强迫性
C.义务性 D.基础性
4.英国义务教育的实施途径主要分为三大类,即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和
A.磁石学校 B.宗教学校
C.实科中学 D.在家上学
5.与其他历史时期的义务教育相比,中世纪的义务教育具有明显的
A.阶级性 B.宗教性
C.强制性 D.国家性
6.以综合学校作为义务教育主要实施途径的国家是
A.德国 B.英国
C.芬兰 D.俄罗斯
7.综合课程的三种基本类型包括: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经验本位综合课程和
A.学科本位综合课程 B.学校本位综合课程
C.教师本位综合课程 D.健康本位综合课程
8.被誉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的学者是
A.贺拉斯·曼 B.约翰·杜威
C.拉尔夫·泰勒 D.约瑟夫·施瓦布
9.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详细地阐述了“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的涵义,认为它包括两个方面涵义,分别是“消除不均等”和
A.“消除种族差异” B.“消除宗教排斥”
C.“消除歧视” D.“消除性别不均等”
10.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日本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是
A.教育优先区政策 B.教师定期流动制度
C.资源专注政策 D.农村教育成就项目
欢迎关注“上海自考网”微信公众平台![]() (自考资讯,一手掌握!) |
欢迎加入“上海自考网”微信交流群![]() (扫码进群,领取《 |
上一篇:暂无
下一篇:暂无

上海自考网免责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省考试院及院校官方发布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站文章内容信息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联系邮箱:952056566@qq.com。